再和嘉父见贻

使君心赏在高山,栎社宁烦匠石看。 能似鼠多愁渡谷,仕如鲇钝笑缘竿。 威仪披雾窥文豹,音韵当衢听玉鸾。 曾共广陵花下醉,绨袍应叹一何寒。

译文:

### 翻译 您这位州郡长官内心欣赏的是那高山般的品格与志向,就如同那被奉为社神的栎树,哪里还需要技艺高超的匠石来评判呢。 我就像那胆小如鼠的人,忧愁着如何渡过山谷;仕途上又像那愚钝的鲇鱼,只能笑话那些善于缘竿而上的人。 您就像那拨开雾气才能窥见的有着华美斑纹的豹子,展现出令人敬仰的威仪;您的谈吐就像在大路上能听到的玉鸾之声,音韵美妙。 我们曾经一同在广陵的花下沉醉,如今我却穿着粗陋的绨袍,您恐怕会感叹我竟如此贫寒吧。 ### 解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回复友人嘉父赠诗的作品。首联夸赞嘉父有高山般的志向与品格,无需他人评判。颔联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仕途上胆小、愚钝。颈联高度赞美嘉父,用“文豹”形容其威仪,用“玉鸾”形容其谈吐。尾联回忆与嘉父曾经在广陵花下共醉的美好时光,又感慨如今自己的贫寒处境。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