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秬重修宴亭

壁间双记快沉冥,山畔谯门水畔亭。 相国名因稽古白,使君眼为好贤青。 废堤不复风摇柳,新槛依然月满汀。 羁旅从公厌游乐,欲图佳致作幽屏。

译文:

墙壁上的两篇碑记读来令人畅快,仿佛沉入了悠远的情境之中。山边有谯门,水畔立着这宴亭。 当年的相国因为研习古事而声名远扬,如今的使君也因为喜爱贤才而青眼有加。 那废弃的堤岸再也看不到风吹柳摇的景象了,新修的栏杆旁,月光依旧洒满清汀。 我这漂泊在外之人,跟着您参与游乐都有些厌烦了,真想把这里美好的景致描绘下来,当作隐居的屏障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