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呈元老邦式诸公

故乡等作异乡愁,常笑吾生不自谋。 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 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

译文:

身处故乡,却如同漂泊异乡般涌起愁绪,我常常嘲笑自己这一生都不懂得为自己谋划。 春天里狂风肆虐了上百天,春光匆匆而过;我客居他乡,十年间归乡的梦啊,就那么悠悠地萦绕在心头。 我厌倦了四处游宦的生活,如今能陪在叔父们身边,说着贴心的话语;我已年老,想要像以前的贤侯那样亲自拿起锄头去耕种。 人生无论是遭遇困境(得坎)还是顺遂前行(乘流)都可以坦然面对,建亭子取名的时候,应该用不着“三休”这样寓意退隐的名字啦。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