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山阳偶题

五岁淮山一梦新,扁舟曾系市桥春。 津亭石磴双垂柳,见我依依似故人。

译文:

我还记得五岁时游览淮山的情景,如今回忆起来,那仿佛还是一场新鲜的梦。在那明媚的春日里,我曾把小船系在山阳的市桥边。 现在我又来到这里,渡口的亭子旁,石头台阶边,那两棵垂柳映入我的眼帘。它们轻柔地随风摇曳,仿佛饱含深情,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对我依依不舍。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