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二

童年已切耆英慕,壮岁初陪后乘游。 卫幕櫜弓皆广建,梁筵进牍并枚邹。 云台生面丹青古,马鬣新封草木秋。 是事公应付蜩甲,苍霞谁见揖浮丘。

译文:

在我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对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满怀仰慕之情了。到了我壮年的时候,才有幸能够陪伴在您身边一同出游。 您在军中的时候,收弓息战,有着像卫青一样卓越的军事建树;在宴会上,您才华横溢,身边的宾客们进献文书,就如同西汉梁孝王身边的枚乘、邹阳一样贤能。 您的画像曾经被绘于云台之上,那生动的面容在丹青中显得古朴而庄重,可如今您的墓冢新立,周围的草木已染上了秋意。 这世间的所有事情,您大概都像看待蝉蜕一样看得通透了吧。如今您已离去,就像仙人浮丘公隐去了身影,又有谁能见到您在苍霞中拱手的模样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