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浩浩,谁是知音。 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 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鄽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 两手扶犁,镢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
偈六十九首 其二八
译文:
在这广大的丛林(指佛教寺院)之中,茫茫人海,究竟谁才是真正能彼此知心、志同道合的人呢?
想当年,在马祖道一的法堂里,盘山宝积禅师有了独特的领悟回首而行;在云门文偃的法会中,明教契嵩禅师也有了深刻的感悟而得以转身超脱。他们处在各自的时代和环境中有所成就,又有谁能去评判他们谁优谁劣呢?
真正的修行者进入热闹的尘世却不显露自己的行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展现出自身独特的修行风范和精神气质。就如同耕种一样,不管是浅浅地播种,还是深深地耕耘,到了秋冬时节,总会收获到相应的果实。
任凭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僧人,静静地端坐着,内心不起丝毫疑虑。每天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就吃那一碗和罗饭(简单的食物),对于禅道的是是非非一概不去关心。
要在尘世的纷扰中辨别出真正的明主,在热闹喧嚣的环境里寻找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就如同双手扶着犁耕地一样,要专注于实实在在的修行之事,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就像有人宁愿不在繁华的街巷骑着镶金的马招摇过市,而是回来穿上破旧的襕衫,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不追求世俗名利,回归本真的修行态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