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昭时思阁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译文:

在一片连绵的山丘中,一座孤丘仿佛被众多山峰环绕紧锁着,而那高高的楼阁就像跨越着云彩拔地而起。 心中一直怀着对祖先的追思之情,就像寒霜和露水带来的触动一样深沉,只可惜时机未到,还未能以美酒祭祀祖先。 钦宗重视家族的团聚和延续,在这样的好风气下,家族就像众多繁衍不息的生命一样昌盛,连神灵也为之欢喜。 所以使得这如同傲霜之根的家族,新枝不断生长,还出现了连理枝这样象征吉祥的景象。 黄彦昭你就如同渥洼池里的宝马良驹一般,一旦奔腾跃起,其气势和成就都难以估量。 你家族的福泽源流就好像百川归海,众多的山间沟壑之水都自然地向它奔涌汇聚。 最终能看到你所在的地方成为君子聚居的乡里,那可是显贵荣耀、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