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书事二首 其二

千里濒江地可毛,结庐何必故山椒。 载醪不过斜川路,饮水谁同陋巷瓢。 勿问鸡虫闲得失,但知鹏鷃各逍遥。 黄尘满眼僧窗静,坐对风花意已消。

译文:

这荆州一带,有着绵延千里濒临长江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能生长出各种作物,又何必一定要在故乡的山顶上搭建茅屋居住呢。 我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带着酒到斜川游玩,也没有人像颜回一样和我一起安贫乐道,以水为饮,用瓢舀水喝。 别去计较那些像鸡虫争斗般的琐碎得失,要明白无论是鲲鹏还是斥鷃都能在自己的天地里逍遥自在。 眼前到处是世俗的纷扰,黄尘弥漫,而僧房的窗户下却十分宁静。我静静地坐着,看着窗外随风飘落的花朵,心中那些尘世的杂念都已消散。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