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儿

牧牛儿,远陂牧。 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 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 乌犍砺角逐春行,老牸卧噍饥不鸣。 犊儿跳梁没草去,隔林应母时一声。 老翁念儿自携饷,出门先上冈头望。 日斜风雨湿蓑衣,拍手唱歌寻伴归。 远村放牧风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恶。 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

译文:

放牛的小孩儿,到远处的山坡去放牛。 远处山坡上,嫩绿的芳草正适合牛儿们饱餐,小孩儿生气地挥舞着鞭子,可牛儿却没受惊吓乱跑。 山涧边古老的柳树下,南风吹来,格外清爽,麦子长得又高又密,遮蔽了阳光,田野一片平坦开阔。 黑色的公牛在春天里相互角斗嬉戏,老牛则安静地卧在那里咀嚼着草料,即使饿着也不发出叫声。 小牛犊活泼地在草丛中蹦蹦跳跳,一会儿就没入了草丛深处,还时不时隔着树林回应母牛的呼唤。 老父亲心疼孩子,亲自带着饭食去给孩子送去,出门后先到山冈上张望孩子的身影。 太阳西斜,风雨打湿了孩子身上的蓑衣,他却拍着手唱起歌,去找小伙伴们一起回家。 去远处的村子放牛,风景好、阳光柔;在近处的村子放牛,到处是泥水,环境恶劣。 那些生长在富贵之地、享受着珠玉珍宝的公子哥儿哪里懂得这些,这放牛的孩子啊,只知道在牛背上的快乐。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