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译文:

昨夜,我这个隐居之人在漫漫长夜中休憩,向四周倾听,街市的喧闹声都已寂静下来。 那月亮散发着清冷的光辉,仿佛可以用手捧起,天空呈现出深青带红的颜色,浓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 善于感知时节的虫子似乎先察觉到了秋天的到来,细微的虫鸣声从阴暗的墙壁处传来。 夜空中,星星闪烁,被高处的露水打湿,那残缺的银河断断续续地泛着白光。 我心中涌起许多感慨,独自走出来。我身怀才能,正等待着被人赏识和选用。 有感于时节的变化,我应当有所创作,就像身处陋巷的人也能奏响如金石般美妙的乐章。 我正打算去探究农事,对那热闹的朝廷和集市已嗟叹着要与之告别。 在寒冷还未真正到来之前,我得准备好皮袄和粗布衣服,在这一年将尽的时候好好安顿自己这老去之人。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