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乐天有渭上雨中独乐十余首倣渊明予寓宛丘居多暇日时屡秋雨倣白之作得三章 其一

寒极则有暑,晦久则有明。 开辟迄今兹,此理信可凭。 炎炎者易灭,巍巍者必倾。 圣智无奈何,况此愚昏氓。 设罗以猎兽,切骨陷其膺。 重势以镇物,悬绝压其肱。 纵使贲与育,力有不获呈。 物情千万变,可尽得经营。 不如寂寞士,葛带而兰缨。 无求复无忧,容貌甚和平。 况兹积雨余,秋气日姿清。 悠然有佳兴,美酒时一倾。

译文:

寒冷到了极点就会迎来暑热,阴暗的日子久了就会迎来光明。从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这个道理确实是值得相信的。那些炽热炎炎的事物容易消亡,那些高大巍峨的东西必定会倾覆。就算是圣人和智者面对这样的规律也无可奈何,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愚昧昏庸的凡人呢。 有人设下罗网去捕猎野兽,罗网深深切入野兽的胸膛;有人倚仗着巨大的权势去压制别人,那高高在上的权势就像重物一样压在别人的手臂上。就算是像孟贲和夏育那样的大力士,在这样的情况下,力量也无法施展出来。世间万物的情况千变万化,哪里能全都去谋划经营呢。 不如做一个寂寞的隐士,系着葛布做的腰带,戴着用兰草编成的缨络。没有追求也就没有忧愁,容貌看起来十分平和安详。更何况在这连绵秋雨过后,秋日的气息一天比一天清新宜人。我悠然间涌起了美好的兴致,时不时地就倒上一杯美酒来品尝。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