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端叔二首 其二

陈墟自古皇,疆野实楚县。 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 民风静而陋,原隰平以远。 我来逢艰岁,禾黍秋色浅。 荒居困蛩蚓,风雨老藜苋。 闭门谢车马,隠几亲笔砚。 马迹巷泥深,庖烟簷日宴。 深居窥老易,妙理殊自玩。 困亨方寸足,夸安劳远愿。 乖离感岁月,老色各满面。 友道古所敦,尺书莫辞倦。

译文:

陈国的故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所在之地,这片疆土实际上属于楚国的县域。 肥沃的田野连接着京城附近的地区,那荒弃的沟渠曾是通向淮甸的漕运水道。 这里百姓的风气宁静却又略显粗陋,平原和低湿之地平坦而又广袤。 我来到这里正赶上艰难的年岁,秋天里庄稼的色泽都显得很浅淡。 我居住在荒凉的地方,被蟋蟀和蚯蚓的声音所困扰,在风雨中看着藜苋慢慢老去。 我关起门来谢绝那些车马往来的应酬,靠着几案专注于笔墨砚台之间。 巷子的泥很深,都留下了马蹄的痕迹,厨房升起炊烟时,屋檐下的太阳已经偏西。 我深居简出,潜心研究古老的《易经》,其中的精妙道理让我十分玩味。 无论是处于困境还是亨通之境,我内心都感到满足,又何必劳神去追求那些遥远而不切实际的安逸愿望呢。 时光流逝,我们彼此分离,如今岁月已在我们脸上都留下了衰老的痕迹。 朋友之间的情谊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看重,你可不要厌倦给我写信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