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康许为南酿前日已闻籴米欣然作诗以问之

平生一尊酒,风月不可无。 谪官将十年,一醉未易图。 市岂无旗亭,官亦有酒垆。 薄乃捩齿酸,一滴不可沽。 英英孙夫子,臭味真吾徒。 自云得异糵,乃出粳稻腴。 岁久精粹出,去者乃其粗。 酝酿才浃日,芳甘已盈壶。 伧人喻其力,若火经茅芦。 此语真野陋,殆出负贩夫。 前日闻吉语,籴米已在途。 每恨乏陈糯,价直如买珠。 怜君久客囊,倾倒无复余。 假器走仆僮,供我一笑娱。 欲为漉巾潜,请学涤器如。 作诗以讯之,何日陈尊盂。

译文:

我这一生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在清风明月相伴的时光里,酒是万万不可缺少的。我被贬官将近十年了,想要痛痛快快地醉一场都难以实现。 街市上难道没有那些挂着酒旗的酒馆吗?官府也有卖酒的地方。可那里的酒淡薄得很,喝起来又酸得让人牙齿都打战,一滴都不值得去买。 孙先生您气宇轩昂,和我志趣相投,简直就是我的同道中人。您说自己得到了特别的酒曲,用最优质的粳稻来酿酒。这酒存放的时间久了,精华都出来了,去掉的只是那些粗糙的部分。才酿造了短短几天,那酒就已经香醇甘甜,满满一壶了。 那些粗人形容这酒的劲头,说喝起来就像火穿过茅草屋一样。这话真是粗俗浅陋,大概只有那些小商贩才说得出来。 前几天我听到了好消息,说您买米酿酒的米已经在运回来的路上了。我常常遗憾缺少陈年的糯米来酿酒,因为那糯米的价格贵得像买珍珠一样。我也心疼您长久客居他乡,口袋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您还让仆人拿着酿酒的器具忙活,只为了让我能开心一笑。 我想像陶渊明那样用头巾过滤酒,也想学司马相如那样亲自清洗酒器。我写下这首诗来问问您,这酒什么时候能摆上酒杯,让我品尝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