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二首 其二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瘖死不偿罪。 蛩啼独不已,有愬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译文:

秋天的山峦中传来诸多悠远的声响,到了傍晚时分,更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秋风呼啸着吹落了高大树木上的叶子,清澈的山涧里,寒冽的急流奔腾而下。 那树上的鸣蝉此刻都安静了下来,有谁会怜悯它们呢?仿佛它们即便无声无息地死去,也不足以偿还它们所犯下的“罪过”。 而蟋蟀却独自叫个不停,它似乎有满腹的申诉,却始终没有遇到能理解它的人。 这天时的变化激发着你们这些虫儿,可你们哪里懂得自己该何时进、何时退呢。 你们趁着时机活跃起来、上蹿下跳,就像那些被人利用的刍狗,一旦祭礼结束就会被弃之不顾。 庭院中空空荡荡,夜晚明月高悬;园子里一片清冷,清晨露水充沛。 唉,我虽说心里想着要忘却这些烦恼,但低头面对眼前的这些景象,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