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道中

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 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 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飏。 乔林多疾风,寒涧有余涨。 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 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 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 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 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 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译文:

我在陈州和许州的郊野前行,眼前千里大地平坦得就像手掌一样。 这里的居民点混杂在荆棘丛中,耕种的土地很少,大片土地都空旷着。 野兔突然从草丛中跳跃奔跑而出,受惊的老鹰有时高高地飞翔。 高大的树林里常常刮着猛烈的风,寒冷的山涧还有未退去的涨水。 带刺的篱笆遮挡着破旧的茅屋,鸡和狗在村子的小巷里穿梭。 主人打扫干净土做的床榻,喂好马匹,还准备了早饭。 小孩子到土井里打水,破旧的饭食堆放在瓦盆之中。 不要为这样简陋的生活而悲伤,他们自感满足,没有别的奢望。 可叹我为了那微薄的官职四处奔走,如今已快到壮年。 长久以来怀着羁旅漂泊的愁绪,什么时候才能解下缰绳回归故乡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