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

秋风日夜吹北原,秋芜经霜不复繁。 萦纡一迳渐可蹑,步踏落叶披榛菅。 萧萧九月草木变,独有修竹犹禁寒。 青红野实不可辨,晚日照射霜榴殷。 巉巉女几更清瘦,崖壁刻削无云烟。 潦收石出洛水好,静夜侧耳声潺潺。 原西古城有微路,禾黍离离荒野田。 人家岁熟妇子乐,村巷日暖牛羊闲。 登临嗟我幸无事,况有美酒供开颜。 射麋猎兔可卒岁,弃掷万累休嗟叹。

译文:

秋风不分昼夜地吹拂着城北的原野,秋草经霜之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茂。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逐渐可以让人行走,我脚踏着落叶,拨开杂乱的野草前行。 九月时节,风声萧萧,草木都发生了变化,只有修长的竹子还能抵御住寒冷。 青的、红的野果让人难以分辨,夕阳的余晖下,经霜的石榴红得发亮。 那险峻的女几山显得更加清瘦,崖壁如刀削一般,周围没有一丝云烟。 积水退去,石头露出水面,洛水看上去格外清澈,静夜中侧耳倾听,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原野西边的古城有一条隐蔽的小路,那里的田地里庄稼长得错落不齐,一片荒芜。 农家在丰收之年,妇女和孩子都很欢乐,村巷里阳光温暖,牛羊悠闲自在。 我很庆幸自己此时能够登上高处游玩,没有什么烦心事,况且还有美酒可以让我心情愉悦。 在这里射麋鹿、猎野兔,也足以度过一年,抛开世间的种种烦恼,不必再叹息感慨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