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器之诗四首 过韩城

周京无人吊禾黍,七雄按剑分周土。 秦人匹马出函关,六王割地愁为虏。 宜阳古堞故韩都,地接强秦争战苦。 谋穷运去竟亡国,从长苏秦亦何补。 诸侯已尽秦巍巍,嬴氏已亡秦不知。 始皇自是吕家子,宗庙荐享真何为。 山河百战移陵谷,宫殿成尘埋宝玉。 秋风坏冢长荆榛,落日空城散樵牧。 今古悠悠共一丘,争强蜗角欲何求。 谁似令威仙骨健,千年重向故乡游。

译文:

曾经的周王朝都城,已无人凭吊那荒芜的禾黍,战国七雄按着宝剑瓜分了周王朝的土地。 秦国的兵马一匹匹马地涌出函谷关,六国的君王割让土地,愁苦地担忧自己沦为俘虏。 宜阳古老的城堞之处,那是过去韩国的都城,这里与强大的秦国接壤,争战十分艰苦。 韩国谋略用尽、国运衰败,最终还是亡了国,即使有倡导合纵之长的苏秦,又有什么补救作用呢。 诸侯都已被消灭,秦国变得无比强大,可等到嬴氏的秦朝灭亡时,秦朝自己却还未察觉。 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家的孩子,那秦朝在宗庙祭祀祖先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经无数次的战争,山河变迁,高山变成深谷,宫殿化作尘土,宝玉也被掩埋。 秋风中,破败的坟墓长满了荆棘和榛树,落日下,空城之中只有樵夫和牧童在四处散去。 古往今来,一切都如同一座山丘般归于沉寂,像蜗牛角上那样争强好胜又有什么追求呢。 谁能像丁令威那样有强健的仙骨,千年之后还能重新回到故乡游览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