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寒热伏枕已数日忽闻车骑明当接顿睡中得韵语数句上呈四丈龙图兼记至日之饮

山羊卷酥如切玉,翦毛胡羊花作肉。 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 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 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 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译文:

山羊卷成的酥油,洁白如玉,仿佛被精心切割过一般;被剪了毛的胡羊,那鲜嫩的羊肉如同花朵般美好。 在烛光的映照下,客人们喝得酩酊大醉、酣畅淋漓,此时,还用山间的泉水煮着那如珍珠般的粟米。 当时归来时,深陷在三尺深的泥沼中,回来的情形都记不太清了,直到太阳照到床前,我才刚刚睡饱。 从那之后的七天里,我被寒热之症折磨,早上吃的斋饭稀粥,还不满一捧。 有客人来访,我也只是说您先回去吧,我就卧在床上,听着屋顶上积雪融化、水滴涓涓落下的声音。 因为山中事务紧急,京兆长官外出,沿途十个驿站的情景,都还历历在目。 他穿着驼毛裘衣,手持便面在郊野行走,那晴朗的郊野里,去年的草根旁已经隐隐有了绿色,透出了生机。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