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阻雨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译文:

船的桅杆日复一日在春风中转动,我乘坐着这孤零零的小船,在只有寥寥几家住户的小县城附近漂泊。 早晨的时候,雨幕阴沉,把淮河对岸的村庄都隔在了视线之外,白色的浪涛翻卷着泥沙,猛烈地拍打着断开的堤岸。 渡口边的杨柳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青翠,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那是野外汇聚的水流。 满一尺长的白鱼刚刚上钩,排成行的归雁飞得不那么整齐,却依然发出阵阵鸣叫声。 我这一生的行程快慢向来都顺其自然,此刻在船篷底下伸个懒腰,早晨的觉睡得十分满足。 我向来就和江海有约定,如今老了,对尘世的功名利禄已没有什么欲望。 清晨的天空中,温暖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家家户户的桃杏树,有一半的花枝都伸出了墙外。 这春日的美景和荡漾的春波正热情地等待着我,我驾着短帆轻橹的小船,又何必那么匆忙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