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散惠石本韩干马图马亡后足

世人怪韩生,画马身苦肥。 干宁忍不画骥骨,当时厩马君未知。 开元太平国无事,战马卷甲饱不骑。 玉关橐驼通万里,长安第宅连诸姨。 笙歌锦绣遍一国,六龙长闲空食粟。 霜甜秋草沙苑游,日暖春波渭川浴。 脽圆腰稳目生光,细尾丰膺毛帖肉。 珠鞍玉镫骄不行,岂有尘埃侵四足。 韩生丹青写天厩,磊落万龙无一瘦。 岂知车下骨如墙,饥食草根刺伤口。 君家古图才半身,千里腾骧已有神。 回身侧顾不无意,剪騣络头嗟失真。 君不见太宗战马拳腹毛,身骑此马缚群豪。 龙虎精神金鼓气,岂有闲地供脂膏。 至今画图快胸臆,想见虬须亲破贼。 那知但爱厩中肥,渔阳筋脚蹄如石。 神驹入水随烟云,蜀山石路无行人。 六骥悲鸣足流血,骑骡遗事一酸辛。

译文:

世人都责怪韩干,说他画的马身子过于肥壮。难道韩干就忍心不画出骏马清瘦刚健的骨骼吗?只是当时那些厩中的马的真实模样,世人并不知晓啊。 开元年间天下太平,国家没有战事,战马都被收卷铠甲,养得膘肥体壮却无用武之地。玉门关外的骆驼商队往来万里进行贸易,长安城里权贵们的府邸与皇帝诸姨的宅第相连成片。整个国家到处是笙歌燕舞、绫罗锦绣的繁华景象,天子的六龙车驾长期闲置,马匹白白地吃着粟米。 秋天的沙苑,霜后的甜草吸引着马匹在那里悠然游逛;春天的渭川,温暖的水波中马群欢快地洗浴。马儿们臀部浑圆、腰身稳健,眼睛闪闪发亮,尾巴纤细、胸脯丰满,毛发紧紧贴合着身体。它们戴着珠鞍玉镫,骄矜地不肯前行,哪里会让尘埃沾染到四只蹄子呢。 韩干用丹青妙笔描绘皇家马厩中的马匹,画里众多骏马姿态不凡,却没有一匹是瘦的。他们哪里知道,那些拉车的马瘦得骨头嶙峋如墙,饥饿时只能啃食草根,尖锐的草根还会刺伤它们的嘴巴。 您家收藏的这幅古画只画了马的半身,但这匹马仿佛已有千里奔腾的神韵。它回身侧顾好像别有深意,可惜被修剪了鬃毛、套上了络头,失去了自然本真的模样。 您难道没见过唐太宗所骑的战马,那马腹部的毛拳曲蓬乱,太宗骑着这样的战马擒缚各路豪杰。那马有着龙虎般的精神、金鼓般的气势,哪里会有多余的地方来长赘肉呢。 直到现在,看着描绘太宗战马的图画还让人心中畅快,仿佛能想见虬髯的太宗皇帝亲自冲锋破敌的英姿。 谁能想到后来人们只喜爱厩中肥马呢?安禄山那渔阳起兵的叛军的战马,筋骨强健、蹄子如石般坚硬。曾经的神驹随着风云消散在江水中,蜀地的石路上荒无人烟。玄宗西逃时,六匹骏马悲嘶着,蹄子都流出血来,而皇帝只能骑着骡子逃亡,这往事真让人感到心酸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