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长韵

山深疑路断,古寺忽开门。 乔木风霜急,荒崖云雨痕。 朝霞明翠霭,秋雨濯岚昏。 幽鸟不避客,闲云时入轩。 重萝深更绿,碧涧浅无浑。 宝地黄金布,飞泉白玉喷。 庭闲卧驯鹿,果熟引王孙。 禅静石为室,客迷桃满园。 每悲尘世幻,方信梵王尊。 野实饥堪荐,阳崖冬自温。 便当安寂寞,何事走歊烦。 清梵晨斋启,高松夜枕喧。 逢人休问道,得意已忘言。 直指曹溪路,劳将贝叶翻。 功名叹不偶,岁月去如奔。 久分疏轩冕,宁辞友玃猿。 从容岩客话,粗粝野僧飧。 即是平生乐,心期何日论。

译文:

在深山之中前行,我怀疑道路已经断绝,没想到一座古老的寺庙突然敞开了大门。 寺庙周围高大的树木在风霜中瑟瑟发抖,那荒僻的山崖上还留存着云雨冲刷过的痕迹。 早晨的霞光映照着翠绿的雾气,显得格外明亮;秋雨洗涤过后,山间的雾气也不再那么昏暗。 清幽的鸟儿并不躲避前来的客人,悠闲的云朵时不时飘进亭子的轩窗。 重重的藤萝颜色愈发深绿,碧绿的山涧水浅却清澈不浑浊。 寺庙这一片宝地,就像用黄金铺就;飞溅的泉水,好似白玉喷溅而出。 庭院里很安静,温顺的鹿卧在那里;果实成熟时,还引来了猴子。 修行的僧人在禅静中以石为室,而客人仿佛迷失在这如桃花源般的满园景色里。 我常常悲叹尘世的虚幻,到这里才真正相信了梵王的尊贵。 山间的野果在饥饿时可以用来充饥,向阳的山崖在冬天也自然温暖。 我应当安心于这份寂寞,何必再奔走于尘世的喧嚣烦扰之中呢? 清晨,伴随着清脆的梵音开启斋饭;夜晚,枕着高大松树的声响入眠。 遇到人也不必再询问修行之道,领悟到其中真谛后已然无需言语。 只要直指曹溪禅宗顿悟之道,又何须劳神去翻阅贝叶经文。 感叹自己在功名之事上总是不顺利,岁月如奔腾的流水般匆匆逝去。 我早已看淡了高官厚禄,又怎会推辞与猕猴猿猴为友呢? 从容地与山中的隐客交谈,吃着粗茶淡饭,就像野僧一样。 这就是我平生所追求的快乐,内心的期许又何必再去言说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