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别普济二首 其二

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簷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译文:

在淮北的这座孤零零的城池里,傍晚的钟声渐渐消散。夕阳正缓缓西沉,我在桥边为友人送别,他骑上马鞍即将远行。 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楼台,在这秋日里显得更加开阔敞亮。深山之中,松树和竹子在傍晚时分透着阵阵寒意。 窗户缝里吹进来的微风,细细地拂过,让我感觉衣服都冷飕飕的。屋檐上的雨丝,萧萧作响,一直下到夜深人静。 这么美好的景致,我想要多停留一会儿,可无奈却做不到。想想自己在这尘世中四处奔波的足迹,只能徒然悲叹。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