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太昊祠

千里垂精帝道尊,神祠近正国西门。 风摇广殿松杉老,雨入修廊羽卫昏。 日落狐狸号草莽,年丰父老荐鸡豚。 旧游零落今谁在,尘壁苍茫字半存。

译文:

太昊伏羲氏的英灵远播千里,他所开创的帝道无比尊崇,这座祭祀他的神圣祠庙,就临近国都的西门。 微风轻轻摇晃着宽广的殿堂,周围的松杉历经岁月已然古老;细雨飘进长长的走廊,那些祠庙中象征护卫的雕像都显得有些昏暗模糊。 夕阳西下,狐狸在荒草中嗥叫,一片阴森凄凉;而在丰收之年,当地的父老们带着鸡肉、猪肉等祭品来祭祀太昊。 往昔一同来此游玩的人都已四散零落,如今还有谁在呢?祠堂墙壁上落满灰尘,当年留下的字迹也已模糊,只剩一半勉强可辨。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