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隍庙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译文:

城隍庙孤零零地矗立在城墙头上,显得十分突出。站在庙中向下俯瞰,能看到一弯清澈的护城河缓缓流淌。 一整天,飞扬的尘土把庙内的桌席都弄得昏暗蒙尘。一年里,还会时不时地传来箫鼓之声,那是人们在春秋时节举行祭祀活动。 向西望去,可以看到太昊祠周围有众多树木环绕;往北看,能瞧见封君的坟墓,不过是孤零零的一座土丘。 我这个在外漂泊的旅人登上这城隍庙放眼远望,那春日里敏感的情思一下子就涌起了忧愁和哀伤。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