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泗州戒坛院

楼上鸣钟门夜扃,风簷送雨入疏櫺。 老僧坐睡依深壁,童子持经守暗灯。 千里尘埃长旅泊,五年忧患困侵凌。 谁知避世天然子,一见禅翁便服膺。

译文:

夜晚时分,楼上的钟声悠悠响起,寺院的大门紧紧关闭。风在屋檐间呼啸,裹挟着雨水,透过稀疏的窗棂洒进屋内。 一位老和尚靠着寺院深处的墙壁,坐着就睡着了。一个小童子手持经书,在昏暗的灯光下静静守着。 我奔波千里,一路上满是尘埃,长久地漂泊在外。这五年间,忧患不断,我被各种困境侵扰折磨。 谁能想到我这个仿佛天生就想避世的人呢,一见到这禅院中的老和尚,便从内心深处对他十分信服。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