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阁

玉仗无踪辇路摧,旧名犹得榜高台。 月斜晓树鸣鹎𫛥,日暖春芜放雉媒。 清洛夜声萦谷转,锦屏晴色照人来。 凄凉满眼兴亡恨,谁是芜城作赋才。

译文:

皇帝出行的玉仗早已没了踪迹,那专供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也已毁坏。可这楼阁还保留着旧时的名字,高高地挂着牌匾。 月亮西斜,拂晓的树林里鹎𫛥鸟在啼鸣;春日暖阳,荒芜的草地上诱捕野鸡的“雉媒”自在活动。 清幽的洛水在夜里发出声响,沿着山谷曲折流淌;阳光明媚时,锦屏山的秀丽景色映照过来。 满眼都是凄凉之景,兴亡之恨涌上心头。可如今,又有谁能像写《芜城赋》的鲍照那样,用如椽之笔抒发对世事兴衰的感慨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