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元丰戊午岁自楚至宋由柘城至福昌年二十有五后十年当元祐二年再过宋都追感存殁怅然有怀

宋玉台前官树林,十年孤客独沾襟。 白头青鬓隔存殁,落日断霞无古今。 暮云梁苑雁鹜暗,久泛吴船江海深。 阅世悲欢嗟老眼,呼儿取酒十分斟。

译文:

我在元丰戊午那一年,从楚地前往宋地,从柘城走到福昌,那时我二十五岁。十年之后,也就是元祐二年,我再次路过宋都,追念那些逝去和还在世的人,心中怅然若失,有感而发。 站在宋玉台前,眼前是官府种下的树林。这十年来,我孤身漂泊,如今独自在此,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襟。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如今有的已白发苍苍,有的却早已离世阴阳两隔。那西下的落日、天边的断霞,不管人世如何变迁,它们始终是这般模样,从未改变。 傍晚的暮云笼罩着梁苑,让那里的大雁和野鸭都隐匿在昏暗之中。我长久地在吴地的船只上漂泊,就像置身于深不可测的江海之间。我历经世事,饱尝悲欢,如今老眼昏花,不禁感慨万千。我呼唤儿子拿来酒,满满地斟上一杯。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