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簿景平二首 其一

明道新坟草已春,遗风犹得见门人。 定知鲁国衣冠异,尽戴林宗折角巾。

译文:

第一句“明道新坟草已春”:程明道先生的新坟旁,坟上的草都已经在春日里焕发出生机了。程明道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草已春”点明时间,意味着从他离世到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季节来到了春天。 第二句“遗风犹得见门人”:虽然程明道先生已经去世,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他的学生们身上看到他所遗留下来的道德风范和学术风气。“遗风”体现出程明道先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门人”就是传承这种影响的载体。 第三句“定知鲁国衣冠异”:我可以确定,在程明道先生学术思想盛行的地方,人们的穿着打扮和举止风范会有所不同。“鲁国”在这里可能代指尊崇儒道、文化风气浓厚的地方,“衣冠异”表示当地的人们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外在形象和气质也与别处不同。 第四句“尽戴林宗折角巾”:这里说大家都戴着像郭林宗那样折了角的头巾。郭林宗即东汉名士郭泰,他一次外出遇雨,头巾一角被折,人们觉得他这样的装扮很有风度,于是纷纷效仿。这里用这个典故,是说程明道先生的门人或者受其影响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大家纷纷以一种特别的形象来展现对程明道先生学术和风范的尊崇与传承。 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程明道先生的追思,以及对其学术遗风在门人身上得以传承的感慨,同时描绘出受程明道先生影响的地域文化氛围和人们独特的精神风貌。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