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初雨

春泥不沾犁,四月若三伏。 哀哉麦无秀,父子垅头哭。 谁惊耽眠龙,霹雳震万屋。 从空倒江海,焦槁快一浴。 终然霁威怒,飘飒断还续。 晚阴凉观阙,夜响起松竹。 后时悲夏获,入土喜秋谷。 聊为目前慰,未敢信果腹。 丰凶系□详,望岁走牲玉。 我无忧民责,理此杞与菊。

译文:

春天的泥土干硬,连犁都很难沾上泥土,到了四月,天气热得就像三伏天一样。可怜啊,麦子都没有抽穗,父子俩在田埂上痛哭流涕。 是谁惊醒了那沉睡的蛟龙呢?霹雳声震得千万间房屋都在颤抖。接着,仿佛江海从空中倾倒而下,那些干枯的庄稼畅快地洗了个澡。 最终,雨势不再那么凶猛,雨丝飘飘洒洒,时断时续。傍晚时分,凉爽的气息弥漫在宫殿楼阁之间,夜里,松竹在雨中沙沙作响。 现在雨下得晚了,让人担忧夏天的收成,但雨水入土,对秋天的稻谷生长却是好事。这雨只能暂时让人心里得到些安慰,可不敢就相信以后能吃饱肚子。 年成的好坏似乎和某些征兆有关,人们带着牲畜和美玉去祭祀,盼望能有个好年景。我没有为民担忧的职责,只能去打理我种的枸杞和菊花。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