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张耒 感春十三首 其二 感春十三首 其二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张耒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平栏朝可鉴,倒影见亭榭。 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 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 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译文: 寒冷的池塘在冬天里静止不流动,落叶堆积起来,把泉水的缝隙都给堵住了。 从早到晚东风不断吹拂,春天的气息终于来到了山中的屋舍。 我拄着藜杖绕着东溪漫步,溪水清澈得仿佛可以在上面架桥一样。 我搬来一块块石头,引导溪水流动,让它潺潺的声音一直响到深夜。 早晨的时候,平整的栏杆就像镜子一样,能清晰地看到亭台楼阁的倒影。 清风在修长的竹子间吹拂,翠绿的鸟儿也飞落下来。 大自然祥和,人的心情也舒畅,春天温暖,景物艳丽多姿。 我吟唱着这如同《沧浪歌》般的诗句,真想远离这尘世的纷扰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