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十三首 其三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 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 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 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 荣枯两相召,念此能几时。 要终必复始,惜我芳华姿。 自古无如何,悲歌欲何为。 聊进杯中物,日醉以为期。

译文:

我在修长的竹子旁摆下酒菜,竹间的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裳。 面对酒杯,为何不尽情欢乐呢?我感慨着世间的兴盛与衰败。 过去我家池边的柳树,在北风的肆虐下,没有一根完好的枝条。 如今春天来了,那柳芽忽然间就可以采摘了,嫩弱得好像自己都支撑不住自己。 草木的荣盛与枯萎相互交替,想想这荣枯的变化又能持续多久呢? 事物终究是有始有终,又周而复始的,我惋惜自己那美好的青春姿态。 自古以来,这就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即便悲歌长叹又有什么用呢? 姑且把这杯中美酒喝下去吧,就以每日沉醉其中为生活的状态好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