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州张全翁大夫溪图

清溪萦洄流碧玉,散入缘冈万竿竹。 照春四合锦绣林,干云直上风霜木。 主人吾宗行珪璧,解组归来鬓犹绿。 祇知林下酒盈樽,不忧门外车推毂。 灵心内守消冰炭,洗眼旁观看荣辱。 造物乘除真有理,却将康健还无欲。 嗟予放浪已半世,斥逐不去缘微禄。 六年一梦百忧患,踏雨褰裳过林麓。 杀鸡为黍固留我,我自奔忙不皇宿。 乃知风月为君好,颇觉禽鱼憎我俗。 楚鱼楚稻贱如土,老去容身一茅屋。 他年杖履请卜邻,与君静话烹粱粥。

译文:

清澈的溪流萦绕曲折,像流动着的碧玉一般,溪水四散开来,流入那环绕山冈的万竿翠竹之中。 春天到来,四周仿佛是锦绣般的树林,那高耸入云的树木,历经风霜依然挺拔。 画的主人和我是同宗,品行如同美玉般高洁,他解下官印辞官归来,两鬓还未斑白。 他只知道在山林之下,酒杯中总是盈满美酒,从不担忧门外有人来举荐他出仕。 他内心坚守纯净,化解了内心的纷争与矛盾,冷眼旁观世间的荣耀与耻辱。 造物主的增减盈亏真的是有道理的,把健康长寿赐予了没有贪欲的人。 可叹我半生放荡不羁,一直被排挤却因为微薄的俸禄而无法离去。 六年就像一场梦,经历了无数的忧患,如今我踏着雨,提起衣裳走过山林。 主人杀鸡做饭坚决挽留我,可我自己奔忙不已,没有时间留下来住宿。 由此我才明白,清风明月是属于主人的美好,连禽鸟游鱼都似乎嫌弃我的庸俗。 楚地的鱼和稻米像泥土一样便宜,我老了只希望有一间茅屋可以容身。 将来我拄着拐杖、穿着鞋子来与您结为邻居,和您安静地聊天,一起煮粱米粥喝。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