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书事

荏苒岁云暮,空山朝夕阴。 可堪连日雨,并作晚秋霖。 萧飒三川合,凄凉八月深。 衰荷啼卧水,怨叶泣辞林。 径滑蓬蒿长,庭荒苔藓侵。 远声连促织,疏滴和清砧。 灯暗残更梦,闺寒向晓衾。 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 天接岗峦近,云连草树深。 川容千仗肃,溪力万艘沉。 红湿梨垂颊,黄沾菊破金。 苑荒怀古恨,楼远望乡心。 碧涨池中浪,青藏云外岑。 客城阴燐走,败舍湿蜗寻。 骑省惊衰飒,荆州叹滞淫。 恨饶经暑扇,冷入补衣针。 懒学书高阁,驱愁酒细斟。 离忧殊未阕,怅望一长吟。

译文:

时光匆匆,一年又快到了尾声,空旷的山间早晚都笼罩着阴沉沉的氛围。实在难以承受这连日不断的秋雨,它们汇聚成了晚秋的一场久雨。 秋风萧瑟,三条河流的水汇合在一起,八月已深,四周一片凄凉。枯萎的荷叶像是在雨中哭泣,卧倒在水面;哀怨的树叶仿佛含着泪,辞别枝头飘落。 小路上又湿又滑,蓬蒿肆意生长;庭院荒芜,布满了青苔。远处传来蟋蟀急促的叫声,稀疏的雨滴声和着捣衣的砧杵声。 灯光昏暗,在残夜的梦中,闺房寒冷,直到拂晓时分被子依旧冰冷。贫穷的旅人在雨中赶路,衣裳被雨水打湿;失巢的鸟儿痛苦地啼叫。 天空似乎与岗峦紧紧相连,云雾和草树交融在一起,显得深邃莫测。山川的容貌像是千万仪仗般肃穆,溪水的力量仿佛能让万艘船只沉没。 梨子被雨水打湿,像是挂满了泪水的脸颊;菊花沾了雨,金黄的花瓣更显明艳。园林荒芜,让人涌起对往昔的遗憾;登上高楼远望,心中满是思乡之情。 池塘里的波浪因雨水而涨起,云外的山峰被雨雾染成了青黑色。客居的城中,阴火闪烁游动;破败的房屋里,湿漉漉的蜗牛缓缓爬行。 我如骑省潘岳般,惊叹于这衰败萧索之景;又似在荆州的王粲,感慨这久雨不停。遗憾的是那度过酷暑的扇子已无用,寒冷的感觉渗透进补衣的针里。 我懒得像梁元帝那样在高阁中读书,只能细细斟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离别和忧愁始终没有停止,惆怅中我不禁放声长叹。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