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正伦姪舫斋诗二首 其一

此道若长川,行藏比溯沿。 浪恬宁在我,维泛且随缘。 野色连幽岸,溪光接远天。 欲离平险地,常使意超然。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生的这条正道就如同那长长的河流,一个人的出仕与隐退就好比在这河中顺流而下或是逆流而上。 波浪是否平静并非由我所能决定,无论是在水上安然漂浮还是随波逐流,都姑且顺应机缘。 野外的景色与幽静的河岸相连,溪流的波光与远处的天际相接。 想要超脱于平坦或险阻之地,就要时常让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超脱的状态。
关于作者
宋代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