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二首 其二

庐山景何如,胜迹多已古。 水石相回旋,天地巧排布。 我本天涯人,未知有庐阜。 恨不早经过,西征一何暮。 香炉在何许,缥缈凌高空。 却入白莲沼,令人思远公。 高岩草堂在,吏隠居其中。 至今三尺童,犹能话白公。 可想不可见,山色空重重。 水流来何远,所过生苔藓。 自古垂飞帘,至今不能卷。 此外犹足观,足力已困竭。 僧居本静闲,群鸟争啭舌。 恰欲高枕眠,魂梦恐遭聒。 知是乘雨来,山路泥滑滑。 阴云犹未收,明朝又西发。

译文:

庐山的景色到底怎么样呢?这里的名胜古迹大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溪水与石头相互回旋激荡,仿佛是天地精心排布而成的奇妙景观。 我本是漂泊在天涯的游子,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庐山这样的胜地。真遗憾没有早点来这里游历,这次西行路过庐山,时间太晚了。 那传说中的香炉峰在哪里呢?它在缥缈的云雾中高耸于高空。我随后走进白莲沼,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那高岩上的草堂还在,当年白居易曾在这里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直到现在,连三岁孩童都还能说起白公的故事。 庐山的美景虽然可以想象,却难以尽览,眼前只见重重叠叠的山峦。山间的水流不知从多远的地方流来,所经过之处都长满了苔藓。那瀑布就像自古垂挂的飞帘,到现在也无法卷起来。 除了这些,庐山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可我的脚力已经耗尽了。僧人们居住的地方本应安静闲适,可一群鸟儿却叽叽喳喳地争着鸣叫。我正想好好睡上一觉,又怕在梦里都会被它们吵闹。 我知道自己是趁着雨来的,山路上泥泞湿滑。现在阴云还没有散去,明天我又要继续西行出发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