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之道

仲尼圣之时,岂蔽不恭隘。 知命识大忧,嗣世宅已坏。 不阅父母邦,遑及为蒯瞆。 依仁罕言利,执礼不语怪。 污墁泥中辙,脂牵速遄迈。 难乎其有恒,取善仅𫗦馈。 苟非言抑扬,大道或几卖。 峡有食象蛇,常苦蝼蚁嘬。 昭昭神禹功,凿水疏九派。 刊随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丧元,时靡可究届。

译文:

孔子是圣明且能顺应时代之人,他难道会被不恭敬和狭隘所蒙蔽吗? 他知晓天命,明白世间的重大忧患,就像继承的世代祖业房屋已经毁坏。 他不再眷恋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更无暇顾及蒯瞆这样的乱臣之事。 他依靠仁德,很少谈论利益;秉持礼仪,不谈论怪异之事。 他就像在泥辙中被弄脏的车子,又被油脂牵引着快速前行。 能做到持之以恒实在太难了,他只是像接受食物馈赠一样从他人那里汲取善道。 如果不通过言论的褒贬扬抑,那大道或许就会被出卖。 峡谷中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却常常苦于被蝼蚁叮咬。 大禹那昭然显著的功绩,在于开凿水道疏通了天下的九条大河。 他操劳于治水,神明都为之疲惫,新疏通的水流让螭蜃欢快。 有志之士常常不惜舍弃生命,而这艰难的时势却看不到尽头。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