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隠寺

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 朅来谷隠游,契我赏心适。 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 谁与龙象筵,一扫狐兔迹。 彩云布楼台,迎日丽金碧。 堂高磬声邃,壑远松响激。 山光晚相照,空翠浓欲滴。 行当就墟市,幽栖买泉石。 日咏招隠诗,时过弥天释。

译文:

我带着家眷奔赴江湖之间,只因为我对山水有着深深的癖好。 这次来到谷隠寺游玩,正契合了我内心对美景的喜爱。 寒冷的江水浩渺无边,对岸的平野一望无垠,连绵的山岭如层层墙壁般曲折蜿蜒。 是谁在这里举办着盛大庄严的法会,把那些不良的气息一扫而空。 五彩云霞环绕着寺中的楼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碧辉煌的光芒。 高大的佛堂里,磬声幽深绵长;幽深的沟壑中,松涛声激荡澎湃。 傍晚时分,山间的光线相互映照,那空明的翠绿浓郁得仿佛就要滴落下来。 我打算到集市上去,买下一处有泉水和石头的幽静地方来居住。 每天吟咏着招隐之类的诗篇,时常去拜访那些学识高深的高僧。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