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元祐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至宋
译文:
在元祐六年的夏天,我从阳翟前往睢阳迎接翰林学士苏轼,从杞国这边放船顺着汴渠前行。
我把船放在杞国的岸边,汴渠里的水正朝着正东方向奔流。
那浩浩汤汤的渠水在船下流淌,刚好与我的船相遇。
我的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着,和渠水一起向东流去。
船和水怎么能分离呢,它们仿佛不曾改变原来的相对位置。
世上的人常常被动和静迷惑,明明顺着水流前行,却好像感觉是在逆流而上。
不然就是有些人随着波浪盲目漂流,最终被这随波逐流的行为耽误而陷入困境。
我写下这首《放舟》诗,就是要阐明这看似流动的水其实有着不动的道理。
我已经老了,还能做什么呢?姑且用这样的感悟来应对世间的人情世故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