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绵绵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块。 时时出溢不自持,或蒙或霔初有底。 人间妄见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际。 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潜相继。 日鸡月蟾喜潴污,力敛光明悭不费。 兹复何时霖未休,万牛高木同茅刈。 朽屋欹倾嗟莫支,好逐苴浮连一穗。 何处红药媚芳妍,但见土花争点翠。 被湿出门意憀栗,刺舟庭下却车骑。 茫然谁与散此愁,文定诸孙森葆翳。 青青稚齿口鼻哽,滂沱苦语天工弃。 赵生十四识嵇康,谅知前言非我戏。
赵君年十六作雨诗极奇验可畏说之辄次韵和之
译文:
天地就像长久地寄存在这一水之间,上面有漂浮的羽毛般的云朵,下面堆积着厚重的土块。
雨水时不时地溢出,难以自我控制,有时细雨迷蒙,有时大雨倾盆,最初也不知缘由。
人间随意就给下雨起了名字,那些住在洞穴里的人哪里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时间久了,天地就像孵化中的卵,下面漏水,上面涌水,暗暗地接连不断。
太阳和月亮好似鸡与蟾蜍,喜欢这积水成污的景象,极力收敛着光亮,吝啬得不肯多施舍一点光明。
到如今这雨什么时候才会停啊,粗壮如万牛之力才能拉动的大树,也像茅草一样被轻易砍倒。
破旧的房屋倾斜欲倒,让人叹息难以支撑,房上的茅草随着水流漂浮,就像连着一穗一穗的东西。
哪里还有那红芍药展现它的娇艳美好呢,只看见苔藓之类的土花争着点缀出一片翠绿。
我被雨水淋湿后出门,心中满是凄凉恐惧,在庭院里撑船前行,只好把车马都舍弃。
茫然之中,谁能与我一起排遣这忧愁呢,文定公的那些子孙们如树木般茂盛地生长着。
那些年幼的孩子们鼻子和嘴巴都被雨水呛到,他们在滂沱大雨中苦苦诉说,却被上天所弃。
赵生十四岁就了解嵇康这样的人物,想必能知道我前面说的话并非玩笑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