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

西峰掩映东峰明,倐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斾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长生。

译文:

西边的山峰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东边的山峰却明亮清晰,风云变幻迅速,景象忽起忽灭,实在让人惊叹。 大地上雨水充足,龙要往天上飞升了,六月正是群龙相聚、玉佩叮当作响的时节。 雷电停止,微风轻轻吹来,仿佛有鼓乐齐鸣,鼓声、鼙声相和,还有铃、箫、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彩虹像舒展的旗帜,云朵似飘摇的旌旗,无数的龙矫健灵动地栖息在险峻的峰峦之上。 天门大大地敞开,仙子出来迎接,这可不同于其他地方普通的降雨景象。 在高高的天空中有个会龙洞,仿佛遗落着珍珠和缨络,我从前曾在那里舀泉水,探寻清幽的景色。 当时还怀疑这奇景的真实性,如今却完全相信了。怎样才能像骑着鲸鱼遨游的仙人那样去询问情况呢? 要是能摆脱俗世的禁令,前往天帝居住的玉京该多好啊,我可以自在从容地俯瞰四海。 我要向下呼喊我的朋友,问他为何如此忙碌,寒来暑往、忍饥受渴的日子也已经经历了很多,为什么不跟我一起追求这长生之境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