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坛守赴阙

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 黄鹄排赤霄,垂翅一再举。 御厨赐食紫驼峰,情多犹忆马夹柱。 依然梦断四明山,花信风里怜梅雨。 潮平驩喜浪婆儿,莫错举櫂新城江上去。

译文:

过去啊,江南的读书人瞧不上吴会地区,就好像长安人和洛阳人争论谁是主人谁是宾客一样。 自从天下如同繁花在一日间盛开,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后,就再也听不到这种论调了。 明州太守可是江南的杰出人物,那风光秀丽的地方就是他的故土,可别说他只是喝了甬水就对这里没了感情。 太守就像那黄鹄鸟,奋力冲向红色的云霄,哪怕一次次垂下翅膀也依然努力高飞。 他到了京城,能在御厨品尝到珍贵的紫驼峰美食,但情谊深厚的他,还是会回忆起故乡的马夹柱这些事物。 即便身处远方,他依然会在梦中回到四明山,在应花期而来的风里怜惜那如诗的梅雨。 当潮水平静,就像浪婆儿欢喜的模样,可别弄错了船桨的方向,误划到新城江上去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