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十年三冬时,柜火帘小室。 读书似少疲,坐睡尘两膝。 飞雪封我窗,号风过我壁。 时有可语人,对之亦默默。 当时不知乐,兴言在今夕。 今夕何为者,荒山事行役。 仆驭同饥寒,惝恍若有失。 旅舍既凄凉,台牒更狼藉。 始信柳柳州,幸此南夷谪。 归去亦何难,清时惟所适。

译文:

在过去的十年间,有三个冬天的日子里,我都在那用布帘遮挡着的狭小屋子里,借着小火炉散发的微弱光亮读书。读书读得有些疲倦了,不知不觉坐着就睡着了,等醒来时,两膝上已落满了灰尘。 外面的飞雪堆积起来,封住了我的窗户,呼啸的狂风掠过墙壁,发出号叫般的声响。偶尔有能和我谈得来的人在身边,相对而坐时也都默默无言。 当时并不觉得那样的时光是一种快乐,如今回想起来却满是感慨。 而今晚我又在做什么呢?在荒山中奔波服役。我的仆人和马匹都一同忍受着饥寒之苦,我自己也神思恍惚,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住的旅舍十分凄凉冷清,官府的文书更是杂乱无章地堆在那里。 到这时我才相信柳宗元说的话,他被贬到南方蛮夷之地,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其实要回去又有什么难的呢,如今政治清明,我想去哪里都可以。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