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钧寄日注茶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以茶比讽。 陋哉徐铉说茶苦,欲与淇园竹同种。 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当年错包贡。 腐儒妄测圣人意,远物劳民亦安用。 含桃熟荐当在盘,荔子生来枉飞鞚。 羊爼异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 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 争新鬭试夸撃拂,风俗移人可深痛。 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 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 枪旗却忆采撷初,雪花似是云溪动。 更期遗我但敲门,玉川无复周公梦。

译文:

我过去不太懂《诗经》里风雅颂的深意,却唯独喜欢拿草木中的茶来作比、来感慨。徐铉说茶味苦的见解太浅陋了,他竟想把茶和淇园的竹子归为同类。 我又怀疑当年大禹治水划分九州定贡赋时,遗漏了茶,以至于让橘柚当年错被列为进贡之物。那些迂腐的儒生胡乱揣测圣人的心意,觉得远方进贡物品劳民伤财,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樱桃成熟时用来祭祀,本应摆在盘中,荔枝即便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其实也是白费功夫。那些奇异的羊肉菜肴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珍贵的蚶菜也并非是必须要进献的。 陆羽(季疵)可真是这一切的祸首啊,他对茶的品论虽遭人诟病,但世人依旧看重茶。人们争着品尝新茶、比试茶艺,相互夸耀击拂的手法,这种不良风俗改变人的习性,真让人痛心。 我这老头子患了消渴病,自己动手煎茶,这悠悠的嗜好也跟从了众人。更要麻烦小陆(陆元钧)分我一些日注茶,茶用密封包装,还附上写着细字的信,由仆人送来。 看到这茶,我就想起它刚被采摘时那如枪似旗的样子,煎茶时泛起的雪花般的泡沫,就好像云溪涌动。 我还盼着你以后再送茶给我时,只管敲门就行,我可不会像卢仝(玉川子)那样还梦到周公,只顾着好好品茶啦。
关于作者
宋代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