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法一墨

黄山之巅百尺松,虬枝偃盖连群峰。 山神守护魑魅避,道人剪伐天为容。 扪崖踸踔篝火远,绝壁晻霭凝烟浓。 玄霜霏霏玉杵下,捕麋煮角当严冬。 阴房风日不可到,律琯吹尽灰无踪。 小书细字著名姓,黄金照耀图双龙。 守臣再拜选进日,九关有诏开重重。 老儒偶得实天幸,千金更买无由逢。 上人澹泊何所好,工书草隶如飞蓬。 苦来求我惜不得,一酬十载相过从。 君不见玉堂词人紫垣客,拜赐舞蹈黄罗封。 长安纸价犹未贵,江南江北山皆童。

译文:

在那黄山的巅峰之上,生长着百尺高的苍松,它那弯曲如龙的树枝、形如车盖般的树冠,连接着周围的群峰。 山神精心守护着这棵奇松,让魑魅魍魉都不敢靠近,有道之人将它采伐下来,上天似乎也予以包容。 采松之人摸着山崖,脚步踉跄地前行,篝火的光亮离得越来越远,那绝壁之上云雾弥漫,凝结的烟雾十分浓重。 他们把松烟如同玄霜般在玉杵下细细研磨,在严寒的冬日里还捕捉麋鹿煮角来辅助制墨。 制墨的阴房连风和阳光都难以到达,像用律琯测量节气时,节气变换,管中的葭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制成的墨上用小书细字刻着著名的姓名,还有闪耀着黄金光泽的双龙图案。 地方守臣恭敬地拜别,挑选进献墨的日子,皇宫一道道关卡因皇帝的诏书而层层打开。 我这老儒生偶然得到这墨,实在是天大的幸运,就算出千金也再难买到。 法一上人淡泊名利,不知喜好什么,唯独擅长草书和隶书,笔势如飞蓬般洒脱。 他苦苦来向我求墨,我实在舍不得却又难以拒绝,就用这墨酬谢我们十年来的交往情谊。 你没看到那些在玉堂任职的词臣和在紫垣当差的官员,他们拜领皇帝赏赐时,恭敬地手舞足蹈,那墨用黄罗封着。 长安的纸价还未因书法的流行而变贵,可江南江北的山上却因为制墨采松,树木都被砍光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