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以承晏墨赠之

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珪。 后来承晏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百年相传文断碎,仿佛尚见蛟龙背。 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云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银钩洒落金花牋,牙床磨试红丝研。 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 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译文:

我听闻江南有姓奚的制墨名家,就连老奚超都比不上奚庭珪。后来奚承晏更是出类拔萃,他们父子二人声名远扬,难分高下。 这墨传承百年,上面的纹理都有些破碎了,但隐约还能看到如同蛟龙脊背般的纹路。墨色如闪电划过,让天上的星斗都显得黯淡;又像雨痕倒灌入大海,使得风云都变得昏暗。 这让我回想起当年的清暑殿,黄门宦官恭敬地站立着,才人们也都出现在那里。皇帝挥毫泼墨,银钩般的字迹洒落在金花笺上,在牙床之上用红丝砚来研磨这墨。 那时,一同收藏的书画有三万轴之多,有大徐(徐铉)的小篆,还有徐熙画的竹子。皇帝御笔题写的四首绝妙诗作在海内广为流传,秘府中的这些珍品,哪怕是细微之处都被珍惜得如同美玉。 你没看到吗?建隆年间开国天子刚刚建立宋朝时,曹公奉诏清理旧物。当年王侯们的旧物如今被人得到,还可以用这墨来书写西天传来的贝叶经。
关于作者
宋代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