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 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 西𬮱不欲往,旦莫畏喋亵。 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 之人阿堵中,虽死情不隔。 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 时命姑置之,胡为常促迫。

译文:

远处的山峦并不能让我愉悦,那苍茫的景象反而让我忧愁到了极点。 东南方向有一座断了的桥梁,河水寒冷刺骨,根本无法蹚水过去。 西边的城门我也不想前往,早晚时分那里人多嘈杂,令人厌烦。 我回到家中坐在北堂之上,悠闲地整理着书籍。 那些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即便他们已经离世,但情感却与我并不隔阂。 周公曾经东征前往东山,仲尼也曾在陈蔡遭遇困厄。 像这样的大儒都尚且怀才不遇,我这样的小人物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时运和命运暂且先放在一边吧,何必总是让自己这么局促紧迫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