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别昭德群从

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 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 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 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 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 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

译文:

我们千年才得以相逢一次,可相聚还不到十天。 人这一生能经历几次分别呢,说不定这一别,以后就没了我这个人。 以前的分别就已经让人觉得可惜,这次分别就更让人惋惜。 我骑在马鞍上,两条大腿已不复当年少壮的模样。 别人都奇怪我看起来还康健强壮,可我自己却感觉筋力已经衰退。 我所痛苦的是气息微弱如缕,所担忧的是生命脆弱如丝。 生死是多么重大的事啊,可我们却常常要面临别离。 人生一个月里,能开怀欢笑的日子不过六七天。 早上还像众猴得到食物一样欢喜,晚上就可能像失水的枯鱼一样悲泣。 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啊,他们在泉下也算是悠闲自在,成了冢中的白骨。
关于作者
宋代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