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宪韵寄参寥

天资不纷华,脱身礼白足。 一笑语曹溪,与世作眼目。 有时戏毛颖,新诗奴郑谷。 翘然百家中,疏烟澹修竹。 顷年古招提,山青水澄渌。 倾盖揖孤标,令人惭逐逐。 平生稻粱谋,从此在鸿鹄。 尔来落高阳,辕下方局促。 况乃建隆师,黄垆已埋玉。 岂必阮步兵,途穷泫然哭。 赖君金石声,丁宁鴈飞速。 我心端何如,盲龟得浮木。 遥闻玉堂老,初情敦夏屋。 支遁久尘埃,风流一朝续。 营营覆载间,万事风前烛。 愿言扫云窗,聊对传灯录。

译文:

参寥天资纯净,不被浮华所扰,毅然脱离尘世的纷扰,去礼敬佛门高僧。 他微微一笑与禅宗曹溪一脉的精髓相契合,为世间指引迷津,成为众人的精神引领。 他偶尔也会拿起毛笔挥洒才情,写出的新诗足以让郑谷这样的诗坛大家也逊色。 他在众多文人之中卓然不群,就像那稀疏的烟雾中挺拔的修长翠竹,超凡脱俗。 前些年在那古老的寺院里,青山秀丽,绿水澄澈。 与他初次相逢,揖拜这位孤高出众之人,让我不禁为自己追逐名利的行为感到羞愧。 我这一生本只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从那时起便有了像鸿鹄一样高远的志向。 自那以后我流落到高阳之地,身处车辕之下,生活局促又不得志。 更何况那建隆的高僧,如今已如美玉般长眠于黄土之下。 又何必像阮籍那样,走到穷途末路时悲伤哭泣呢。 幸亏有你如金石般铿锵有力的话语,通过飞雁传书,再三叮嘱于我。 我的心境究竟如何呢,就如同那盲龟在茫茫大海中得到了浮木一般有了依靠。 我远远听闻那在玉堂任职的老者,对你的情谊深厚如同高大的夏屋。 曾经像支遁那样的风流韵事已被尘埃掩盖,如今你的出现让这风流雅事一朝得以延续。 在这天地之间忙忙碌碌,万事都如那风前的烛火般脆弱无常。 我真希望能清扫那云雾缭绕的窗户,暂且与你一同研读《传灯录》,探讨佛法真谛。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