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 其三

万物递先死,憧憧尝未寂。 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 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 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

译文:

世间万物一个接着一个地率先走向死亡,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内心从未有过寂静安宁的时候。 在这纷扰之中,却有那如如不动的至高存在,它能随着不同的情境展现出相应的形态。 那广阔的大海看似波涛汹涌,但它的本质又何尝真正有过波动呢;那辽阔的天空,本来就是一片澄澈的碧蓝。 是谁让人迷失了平坦的大道,非要去执着于这区区七尺的身躯呢? 虚幻的景象本来就没有根基,可人们却毫无意义地在欣喜和厌恶中不断思索、回忆。 你如今倘若能回头自省、反观内心的光明,又何必像古人那样去凿穿邻居的墙壁借光读书(寓意不必向外寻求)呢。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