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衡州花光寺仲仁长老寄作镜湖曹娥墨景枕屏

道人秀骨生何许,若耶溪边清气聚。 不从章甫事功名,游历诸方参佛祖。 祝融峰下忽擡头,觑破虚空笑而舞。 折脚木床二十年,门外草深无寸土。 偶然消息落人间,挽出花光照今古。 我舟邂逅泊山前,雾卷云开见眉宇。 更知我自浙东来,曾拥旌旗尘督府。 千𪨷万壑绕罇罍,梦断卧龙谁是主。 为将池墨洒鲛绡,故国封疆归择取。 曹娥江接贺家湖,环以峰峦暝烟雨。 森森乔木动樵风,庙貌峥嵘閟神禹。 碑留遗刻蔡邕题,注目端为杨主簿。 子猷兴尽季真亡,仿佛棹声回远浦。 干端坤倪渺莫穷,咫尺并包入庭户。 坐令乡思满潇湘,恨不归飞插双羽。 苍梧洞庭南北中,气象纵横随步武。 祗缘流放阻君亲,入眼虽奇若无睹。 道人方便巧施为,乃以家山慰心腑。 旧愆犹冀获湔除,恩锡余年返农圃。 青鞋布袜谢尘埃,肯使高踪惭杜甫。

译文:

这首诗作者邹浩是北宋人,并非南北朝。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这位长老秀逸的风骨从何而来呢?原来是若耶溪边的清灵之气都聚集到了他身上。他不戴着儒冠去追求功名,而是游历四方去参悟佛祖的教义。 在祝融峰下他忽然有所顿悟,看透了虚空,欢喜得又笑又舞。他在那折脚木床上一坐就是二十年,门外的草长得很深,连一寸干净的土地都看不见了。 偶然间,他的声名流传到了人间,他被人们请出,他的画作光彩照耀古今。我的船偶然停靠在山前,云雾散开,我见到了长老的面容。 他更知道我是从浙东而来,曾经在督府中执掌大权。那时千山万壑环绕着酒杯,如今梦醒,像卧龙岗般的地方,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呢? 长老用池中的墨汁挥洒在薄纱上,把故乡的疆土都呈现出来供我选择欣赏。画面上曹娥江连接着贺家湖,四周峰峦环绕,在烟雨的笼罩中显得格外朦胧。 茂密的乔木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传来了樵风的声音,曹娥庙的样子雄伟壮观,仿佛隐藏着大禹的神灵。碑上还留存着蔡邕题写的遗刻,这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因为杨主簿的缘故。 王子猷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贺知章也早已逝去,画面中仿佛能听到船桨声从远处的水浦传来。 天地的奥秘无穷无尽,而这小小的画面却能将其全部包容在这一方空间里。它让我在潇湘之地满是思乡之情,恨不能插上双翅飞回故乡。 苍梧山和洞庭湖分布在南北之间,画面气象纵横,仿佛能随着脚步去感受。只因为我被流放,与君主和亲人阻隔,眼前这景色虽然奇妙,我却像没看见一样。 长老巧妙地施为,用这故乡的山水来慰藉我的心灵。我还希望旧日的过错能够得到洗刷,能得到恩赐,在有生之年回到田园。 我会穿着青鞋布袜远离尘世的尘埃,不会让自己的高洁踪迹比杜甫逊色。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